尊敬的用户您好,这是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: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,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“FT中文网”,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。
5月17日,FT “中美贸易新格局·PPP模式挑战VS.机遇-香港城市大学EMBA名师讲堂-”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顺利召开。本次讲堂以“中美贸易新格局”为主题,邀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助理院长俞伟峰教授为来宾,就“PPP执行困境:融资与收益模式”为题进行了分享。
俞教授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回顾了中西方的经济史。1776年以前,许多国家推崇重商主义,政府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。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《国富论》,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与大幅度文明进步的基础。自中国加入WTO以后,经济飞速发展,对美国贸易产生了逆差,并使部分人群失业。如今,美国面对经济困难又重新选择贸易保护主义,并因此引发了中美贸易的摩擦。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国,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。同时,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减缓中国的贸易摩擦。因此,俞教授表示,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损害的是双方的利益,中美均需在贸易战中让步。对两国而言,因为不同人群对贸易战有不同的诉求,所以需要运用政治智慧而作出谨慎的选择。
有关PPP的执行困境问题,俞教授认为,当前很多企业虽然在实行PPP模式运营,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该模式的风险,尤其难以解决资金筹集和责任分配的难题。很多城市的PPP项目,不仅违背了基本公共实施需求,而且使地方政府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。俞教授指出,真正了解PPP模式并解决其执行困境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。